词语 |
料丝镫 |
料丝镫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1.见"料丝灯"。 |
汉字 |
料 |
料的拼音 |
liào |
料的解释 |
料〈动〉
(会意。从斗,从米,表示用斗量米。本义称量)
计数;计量;核计
料,量也。从斗,米在其中,会意。--《说文》
宣王料民于太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数也。”
楚师可料也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又如料校(计数检核);料民(计点人数);料数(计数);料算(估算)
估量;揣度;料想
捭之者,料其情也。--《鬼谷子·捭阖》
不复料其虚实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。--《史记·
料liào
⒈估计,猜想~想。预~。~事如神。
⒉指材料,可用来制造其它物品的物质原~。木~。燃~。作~儿。配制饮~。衣服~子。
⒊喂牲畜、鸡、鱼等的食物草~。饲~。
⒋量词一~药。
⒌
⒍
⒎
料liáo 1.通"撩"。挑弄。 2.通"撩"。拨弄。 3.古乐器。即小鼗,长柄摇鼓。 4.通"疗"。治疗;医治。 5.用同"燎"。烫。 |
汉字 |
丝 |
丝的拼音 |
sī |
丝的解释 |
丝
(会意。从二糸。糸,细丝。本义蚕丝)
同本义
丝,蚕所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凡蚕者为丝、麻者为缕。”
素丝五总。--《诗·召南·羔羊》
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谓弦也。”--《礼记·乐记》
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此织生于蚕茧,成于机杼。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--李商隐《无题》
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--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缯帛如山积,丝絮似云屯。--唐·白居易《重赋》
又如丝棉;丝网;丝缰(丝制的马缰绳);丝人(治理蚕丝
丝(絲)sī
⒈蚕吐出的纤维。它是绸、缎等的原料新~。
⒉像丝的东西蛛~。铁~。肉~儿。
⒊细微,极少,细致一~不苟。~毫不差。~ ~入扣。
⒋计量单位十~为一毫。百~为一厘。 |
汉字 |
镫 |
镫的拼音 |
dènɡ |
镫的解释 |
镫
古代盛熟食器皿
镫,锭也。从金,登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即登也。古用瓦,后世范金为之,又制此字。”
执醴授之,执镫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。注镫,豆下跗也。”
马镫
镫,鞍镫。--《广韵》
古同灯”
兰膏明烛,华镫错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镫子
出了大门,跳上战马,镫子一磕,飞奔而去
镫 dèng挂在鞍子两旁供脚登的东西。多用铜铁制成。
【镫骨】中耳听骨的一部分。形状象马镫,外面跟砧(zhēn)骨相连,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。
镫dēng 1.本作"登"。瓦豆。古代陶制的食器,形似高足盘,或有盖。 2.指这种食器的基部。 3.膏镫。也称锭﹑钉﹑烛豆﹑烛盘。古代照明用具。青铜制,上有盘,中有柱
,下有底。或有三足及柄。盘所以盛膏,或中有锥供插烛。 4.泛指灯﹔油灯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