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恒山蛇 |
恒山蛇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1.即常山蛇。古代传说指首尾相应之蛇,常用以喻首尾相应的阵法。 |
汉字 |
恒 |
恒的拼音 |
hénɡ |
恒的解释 |
恒
(会意。金文,从心,从月,从二。二”,表示天地。本义永久,永恒)
同本义
恒,常也。--《说文》
恒者,久也。--《易·序卦传》
恒,德之固也。--《易·系辞下传》
无恒安处。--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以求其恒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恒牙(恒齿。永久齿);恒风(持续吹佛的风);恒舞(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);恒制(长久不变的法则)
寻常;普通
形貌奇伟,骨体不恒。--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
人恒状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恒态(常态);恒恣(经常的状态);恒情(常情);恒品
恒(恆)héng
⒈经常,常常,一般~言。~态。蜀(四川)之南,~雨少日。
⒉永久,持久~久。有~心。永~。持之以~。
⒊
恒gèng 1.月上弦之貌。 2.周遍。 3.通"亘"。绵延;连续。 |
汉字 |
山 |
山的拼音 |
shān |
山的解释 |
山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
同本义
山,土有石而高。--《说文》
山,土之聚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山人取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夏后代山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如山如阜,如冈如陵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生于山阜,处于室堂。--《荀子·赋》
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--《书·旅獒》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--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又如山霭(山上的云气);山灵(
山shān
⒈地面上高度大、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~。华~。
⒉像山的~洪。冰~。~墙(房屋两头的墙)。
⒊〈喻〉多,太多人~人海。
⒋蚕簇蚕已上~。 |
汉字 |
蛇 |
蛇的拼音 |
shé |
蛇的解释 |
蛇
(形声。从虫,它声。本写作它”。甲骨文字形,是象形字。本义一种爬行动物)
同本义
蛇,它或从虫。--《说文》
蛇乘龙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。注蛇,元武之宿,虚危之星。”
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--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虺小蛇大也。
龙蛇之孽。--《洪紀·五行志》。注蛇龙之类也。”
龙首其中蛇交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记》
维虺维蛇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蛇豕(比喻贪婪残暴的人);蛇虺(喻指阴狠毒辣的人);蛇食(像蛇吃东西
蛇yí
⒈
蛇(蚮)shé
⒈俗称"长虫"。受保护的爬行动物,禁止捕杀。蛇体长条形,有鳞无肢,种类很多,捕食鼠、蛙、鸟等小动物有毒~(如眼镜~、银环~)。无毒~(如蟒~、赤链~)。有
的可供药用。蛇已人工养殖,肉供食用,蛇胆药用,蛇皮可制器物。
蛇chí 1.弛;改易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