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畏天恤民 |
畏天恤民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1.见"畏天爱民"。 |
汉字 |
畏 |
畏的拼音 |
wèi |
畏的解释 |
畏
(会意。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,使人害怕。本义害怕)
同本义(对威势、威严的害怕)
畏,惧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二》
畏,恐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四》
不畏不怒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天明畏。--《书·皋陶谟》
以小事大者,畏天者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公子畏死邪?何泣也?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然畏愬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忧谗畏讥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巍巍乎可畏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畏其唇吻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又如畏
畏wèi
⒈怕,恐惧~惧。不~强暴。民不~死。
⒉敬服,敬佩~而爱之◇生可~。
⒊〈古〉通"威"。威严。
畏wēi 1.通"威"。 2.见"畏垒"。
畏wěi 1.见"畏隹"。 |
汉字 |
天 |
天的拼音 |
tiān |
天的解释 |
天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(大),上面指出是人头,小篆变成一横。本义人的头顶)
同本义
天,颠也。…颠者,人之顶也。以为凡高之称。--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天灵(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);天灵盖(头顶骨)
古代的墨刑。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
天,刑名。剠凿其额曰天。--《集韵》
《其人天且劓。--《易·睽卦》。虞注黥额为天。”
天空
天,至高无上。--《说文》
天,气也。--《论衡·谈天》
形天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。--《神话四则·形天》
天似穹庐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
天tiān
⒈高空~空。满~星。
⒉高处,顶部~线。~窗。~桥。~头(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)。
⒊最,极~好,就这么办。
⒋指自然界,生成的~然。~灾。~险。~生的。人定胜~。
⒌气象~气。~冷。~晴。
⒍时间,一昼夜,一段时间一~。今~。白~。过几~。
⒎季节,时节秋~。冷~。三伏~。
⒏迷信者所谓的"神、佛、仙人或他们的住地"~神、~意、~堂等都是虚构的、没有的。归~(又指死亡)。
⒐
⒑
①世界上。
②江山。
⒒
⒓
⒔
⒕
⒖
⒗
①单纯直率,不虚伪,无做作。
②用一般的、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、复杂的事物想得~真。
⒘ |
汉字 |
恤 |
恤的拼音 |
xù |
恤的解释 |
恤
(形声。从心,血声。本义忧虑)
同本义
恤,忧也。--《说文》
勿恤其孚。--《易·泰》
不印自恤。--《书·大诰》
告而忧恤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不恤国事。--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所图者国恤家仇,所期望者豪杰事功。--明·张煌言《复郎廷佐书》
又如恤功(担忧民众的事务);恤恤(忧虑的样子);恤民(忧虑人民的疾苦)
体恤
朝廷竟无恤赠之典。--《隋唐演义》
恤病讨贰。--《左传》
不知存恤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恤近忽远(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);恤金
怜悯
恤(卹、?
⒈怜悯,同情怜~。体~。
⒉救济,周济抚~。有无相~,患难相救。
⒊担忧,忧虑~国事。
恤sū 1.见"恤勿"。 |
汉字 |
民 |
民的拼音 |
mín |
民的解释 |
民
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
同本义
民,众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众多意,指事。
民,氓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来者曰氓。
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夫民神之主也。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无子曰兆民。诸侯曰万民。--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
黎民阻饥。--《书·舜典》
民不适有居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
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。--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
民可使由之,
民mín
⒈〈古〉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。现指人民,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~。军~鱼水情。
⒉指人或人群~众。居~。~族。
⒊劳动大众的~歌。~间故事。
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~。渔~。盐~。
⒌非军事的~用。~航。
⒍通"苠" ~高粱。
⒎
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~主和法制建设。
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~主气氛。~主作风。办事~主。
民mián 1.通"绵"。参见"民民"。 2.通"眠"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