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隔笔简 |
隔笔简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1.作书画时用以间隔行距﹑画线或镇纸的文具。 |
汉字 |
隔 |
隔的拼音 |
ɡé |
隔的解释 |
隔
(形声。从阜,鬲声。从阜”,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。本义阻隔、遮断)
同本义
隔,障也。--《说文》
右有陇坻之隘,隔阂华戎。--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
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佩环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;隔越(阻隔,隔绝);隔碍(阻隔。即隔越)
间隔;距离
隔了七八年,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,然大段未改,所以认得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隔涉(远隔);隔三差五(每隔不长;时常);隔岸(河的对岸);隔了这么多
隔gé
⒈拦断,互不接触,分开~离。~开。~靴搔痒(〈喻〉不中肯,不贴切,徒劳无功)。
⒉相间,距离~墙。间~。相~十里。
⒊
①不知晓,外行这项技术,我实在~膜。
②也作[隔阂]。彼此之间情意不通,各人心中存有意见他俩有~阂。
③也作
⒋
隔jī 1.敲击。 |
汉字 |
笔 |
笔的拼音 |
bǐ |
笔的解释 |
笔
(会意。从竹,从聿。聿”),是笔”的本字,小篆象以手执笔。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,故从竹。简化字笔”,从竹从毛”会意,指旧时用的毛笔。此字最早见于北齐
隽修罗碑,是六朝时的俗字。也见于《集韵》。本义毛笔)
同本义
筽,秦谓之筽。从聿从竹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秦制字。秦以竹为之,加竹。
史载笔,士载言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不能竟书而搁笔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毛笔;钢笔;圆珠笔;笔削(修改文章);笔帕之敬(雅洁的礼品);笔楮难穷(文字难以充分表达。楮纸的代称)
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
笔 bǐ
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~、蜡~、粉~。
②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等的)笔法运~得当。
③用笔写出代~。
④笔画'二'字有两~。
⑤量词一~帐、一~好字。
【笔触】书画、文学作品等的笔法,格调锋利的~。
【笔调】文章风格~清新。
【笔端】写作、写字、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~。
【笔法】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~很新颖。
【笔锋】
①笔尖。
②书画的笔势;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供】用笔写出来的供词。与'口供'相对。
【笔画笔顺检字法】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。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。
【笔记文】文体的一种。以随笔记录为主,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。
【笔力】写字、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~刚劲。
【笔路】
①笔法。
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~奇特。
【笔势】
①写字、画画用笔的风格。
②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削】古时在竹简、木简上写字,要删改得用刀刮去,称'削'◇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。笔记录。削删改。
【笔意】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。写字、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、功力。也指诗文的意境。
【笔札】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,后来用笔札指纸笔,又转指写的文章。
【笔战】用文章来进行辩论,打官司,与'舌战'相对。
【笔者】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(多为作者的自称)。 |
汉字 |
简 |
简的拼音 |
jiǎn |
简的解释 |
简
(形声。从竹,间声。本义竹简。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)
同本义。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,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,竹片称简”,木片称札”或牍”,统称为简”。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”(册)
畏此简书。--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
执简记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。注策书也。”
小简而长。--《考工记·弓人》
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
南史氏闻太史尽死,执简以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又如简素(竹简与缣素。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);简书(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,
简jiǎn
⒈不复杂,不烦琐,跟"繁"相对~单些。太~陋。~化。~明扼要。精兵~政。
⒉轻忽,怠慢~慢。
⒊盐,选择~拔。~选。
⒋〈古〉用来写字的竹片或木片竹~。木~。〈引〉书信书~。来~。
⒌检阅,检查及(到)~日。
⒍
①实在是,完全是说起《地道战》,那~直是个奇迹。
②〈方〉作"索性"讲天黑,雨又大,你~直别回去了。
⒎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