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藏污纳垢 |
拼音 |
cáng wū nà gòu |
藏污纳垢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污、垢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 |
汉字 |
藏 |
藏的拼音 |
cánɡ |
藏的解释 |
藏
(形声,臧声。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)
储积,收藏
农夫春耕夏耘,秋敛冬藏。--《墨子·三辩》
子不闻藏书者乎?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又如矿藏;收藏(收集保藏)
隐匿
藏,匿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慢藏海盗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即藏其尸,持童抵主人所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,鱼鳖之藏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藏掩(遮盖,隐瞒);藏拙(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);藏娇(把娇娃藏起来。指娶妾别居);藏名(隐匿名声)
怀有
藏 cāng
①~隐蔽埋~。
②收存;储藏~书。又见zàng。
【藏垢纳污】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。又作藏污纳垢。
【藏奸】~心怀恶意。
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~耍滑。
【藏龙卧虎】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【藏匿】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。
【藏头露尾】形容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。
【藏污纳垢】见【藏垢纳污】。
【藏掖】
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~躲闪。
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~。
【藏拙】怕出丑,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。常用为自谦之辞。
藏zàng
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~。宝~。
⒉道教、佛教经典的统称道~。大~经。
⒊
①佛教经典"经、律、论"三部分。
②唐玄奘号"三藏法师"。
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⒌
藏cáng 1.隐藏;潜匿。 2.收藏;储藏。 3.怀,藏在心中。 4.深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。
藏zāng 1.草名。 2.通"臧"。善。 3.通"赃"。窝主。 |
汉字 |
污 |
污的拼音 |
wū |
污的解释 |
污
(形声。从水,于声。本义停积不流的水)
浊水池。一说小水坑
污,秽也,一曰小池为污。--《说文》
字亦作汙
潢汙行潦之水。--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。服注水不流谓之汙。”
故水郁则为汙。--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
又如污池(蓄水的池子)
污垢,脏东西
污,秽也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
川泽纳污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
尽怀其余肉持去,衣尽污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血色罗裙翻酒污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粪污;去污粉;去污剂;污涂(泥泞;污泥);污腻(污垢,肮脏)
劳苦之事
污(沘、汙)wū
⒈停积不流的水。又指池塘~渎(渎小水沟)。
⒉贪赃,不廉洁贪~腐化。
⒊奸邪,行为不正严惩~吏。
⒋肮脏,不干净~秽。~水。
⒌弄脏~染。
⒍用无理的言行中伤,使受耻辱~蔑。~辱。
污yū 1.大,夸大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"宰我﹑子贡﹑有若,智足以知圣人,污不至阿其所好。"洪颐煊《读书丛录.孟子》"污,通作于。《礼记.文王世子》'况于其身
以善其君乎。'郑注'于读为迂,迂犹广也,大也。'经典凡从'于'之字多训为大。此言三子言虽大而非阿其所好。"一说,污用为"夸"之假借,义为大,夸大。见《孟子.公孙
丑上》焦循正义。 2.通"纡"。迂曲;绕弯。
污wā 1.掘地。 2.指污尊。 |
汉字 |
纳 |
纳的拼音 |
nà |
纳的解释 |
纳
(形声。从糸,内声。本义丝被水浸湿)
同本义
纳,丝湿纳纳也。--《说文》
衣纳纳而掩露。--刘向《九叹·逢纷》
又如纳纳(潮湿的样子)
收藏;收入
察纳雅言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采纳;容纳;藏垢纳污(包藏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)
纳”假借为接纳”;接受
几以不纳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遂开门纳众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诬守纳己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纳钱案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纳质(接受质证;接受质询);纳采(
纳nà
⒈收进,接收~入。接~。吐故~新。
⒉接受采~。
⒊缴付~税。~公粮。
⒋享受~凉。~福。
⒌缝补~鞋底。补补~ ~。
⒍
⒎
⒏ |
汉字 |
垢 |
垢的拼音 |
ɡòu |
垢的解释 |
垢〈名〉
(形声。从土,后声。本义污秽,尘土一类的脏东西)
同本义
垢,浊也。--《说文》
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。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--《韩非子·大体》
爬罗剔块,刮垢磨光。--韩愈《进学解》
不获世之滋垢,皭然泥而不滓者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积垢;尘垢;泥垢;牙垢;污垢;耳垢
耻辱,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
受天下之垢。--《庄子·让王》
国君含垢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
沉积的水垢,尤指烧水器皿(如锅炉)内部的
蒙受屈辱或
垢gòu
⒈污秽,肮脏的齿~。藏~纳污。蓬头~面。
⒉耻辱~辱(也作"诟辱")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