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唾壶敲缺 |
拼音 |
tuò hú qiāo quē |
唾壶敲缺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。同唾壶击缺”。 |
汉字 |
唾 |
唾的拼音 |
tuò |
唾的解释 |
唾〈名〉
(形声。从口,垂声。本义口液,唾沫) 同本义
唾,口液也。--《说文》
脾为涎,肾为唾。--《素问》
汝身已见唾成珠,汝伯何由发如漆!--唐·杜甫《醉歌行》
又如唾腺(唾液腺);唾沫星(口液的细小点子);唾盂(痰盂);唾壶(一种大肚痰盂)
唾 〈动〉
吐唾沫
必唾其面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不顾而唾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又如唾面(往人的脸上吐唾沫);唾背(朝人背影吐唾沫);唾脡(吐唾于肉酱上。谓设谋独占);唾涕(吐唾沫);唾掌;唾手;唾玉(口吐珠玉。形容工于诗文)
用吐唾沫进行公然侮辱或表示
唾tuò
⒈口腔里的消化液,通称"口水"~液。~沫。
⒉啐,吐唾沫~骂。~其面。
⒊轻视,鄙弃~弃。
⒋ |
汉字 |
壶 |
壶的拼音 |
hú |
壶的解释 |
壶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壶形。本义古代盛器)
同本义
壶,昆吾圆器也。--《说文》
国子执壶浆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礼器,腹方口圆曰壶,反之曰方壶,有爵饰。”
八壶设于西序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
引壶觞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箪食壶浆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一片冰心在玉壶。--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》
炉上有壶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壶瓶(盛酒器);壶滥(又名壶鉴。器皿的名称);壶尊(古代盛酒器);壶芦(指茶壶
壶(壺)hú盛液体的容器,一般有把儿和嘴盛酒~。电水~。紫砂茶~。提~倒水。 |
汉字 |
敲 |
敲的拼音 |
qiāo |
敲的解释 |
敲
(形声。从攴,高声。攴,轻击。象手(又)拿小棍轻击的样子。本义敲击,叩打)
同本义
敲,击头也。--《说文》
夺之杖以敲之。--《左传·定公二年》。释文击声也。”
下见共王五伯,将敲其头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当务》
僧敲月下门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欲着敲字。
作推敲之势。
作敲字佳矣。
敲剥天下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敲扑(拷打);敲丝(银子。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,故称);敲枰(下棋);敲翻(打断)
推敲
敲qiāo
⒈击,打~门。~锣。~边鼓(〈喻〉从旁帮人说话)。
⒉讹诈骗取财物或抬高价格~诈。~竹杠。 |
汉字 |
缺 |
缺的拼音 |
quē |
缺的解释 |
缺〈形〉
(形声。从缶,夬声。缶,瓦器。夬”也有表意作用。水缺为决”,玉缺为玦”,器缺为缺”,都有破损之意。本义器具破损) 同本义。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
缺,器破也。--《说文》
入休乎缺甽之崖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周室既微,载籍残缺。--《汉书·艺文志》
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--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
又如墙缺了一块;缺落(破损剥落);缺啮(折角,破损);缺坏(破缺损坏);缺触(残缺剥蚀);缺唇(又叫缺嘴”,上唇缺损。一名兔唇);缺圮(残缺倒塌)
缺 〈动〉
短少;缺乏
缺王道之仪。
缺quē
⒈残破~口。残~。月~。刀尖~。
⒉短少,不够~乏。~少。~水。~粮。
⒊该到未到~课。~勤。
⒋空额(指职位)空~。补~。
⒌
⒍
缺kuǐ 1.见"缺项"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