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拾带重还 |
拼音 |
shí dài zhòng huán |
拾带重还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 |
汉字 |
拾 |
拾的拼音 |
shí |
拾的解释 |
拾
(形声。从手,合声。本义捡取,从地上捡起来)
同本义
拾,掇也。--《说文》
犹拾遗于涂,摭弃于野。--《论衡·逢遇》
故周之夺殷也,拾遗于庭。--《韩非子·安危》
犹拾瀋也。--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
俯有拾,仰有取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!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拾视之,非字而画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拾粪;拾麦穗儿;拾毛(拣界外球。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);拾芥(拾取地上的小草。比喻取之极易);拾石为砚(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);拾夺(拾
拾shí
⒈"十"的大写。
⒉捡起来~谷穗。~得一个皮包。~金不昧。
⒊整理,修理收~。~掇。
拾jié 1.更递;轮流。
拾shè 1.蹑足而上。 |
汉字 |
带 |
带的拼音 |
dài |
带的解释 |
带
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。下面象垂下的须子,有装饰作用。本义大带,束衣的腰带)
同本义
带,绅也。上象系佩之形。佩必有巾,从重巾。--《说文》
不说带。--《仪礼·士虞礼记》
之子无带。--《诗·卫风·有狐》
带裳幅舄。--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
王遂披襟解带,留连不能已。--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子墨子解带围城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又如带冕(大带和冠冕);带围(腰围,腰带);带钩(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。形状一端曲直,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。有动物形的,也有铸花纹的);
带 dài
①带子或带状物鞋~、车~。
②区域沿海一~。
③携带~上一本书。
④引导~路。
⑤附带连说~笑。
⑥含面~微笑。
【带操】一种以带为器械的艺术体操项目。带子一般为绸缎,长度7米。基本动作有摆动、绕环、蛇形、螺形、抛接等。
【带分数】〈数〉整数后面带着分数的数。
【带余除法】〈数〉若a是任一整数,b是任一正整数,则必唯一存在整数q和r,使a=bq+r,其中0≤r≤b。这里,q叫做b除a的不完全商,简称商,r叫做余数。计算不完全商和
余数的过程叫做带余除法。这个结论可推广到多项式上去。
【带状纹样】见【二方连续纹样】。 |
汉字 |
重 |
重的拼音 |
zhònɡ |
重的解释 |
重 chong
(字源见重”)
重复,重叠
四阿重屋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复笮也。”
设重帘。--《周礼·掌次》
余将董道而不豫兮,固将重昏而终身。--屈原《涉江》
王无重世之德。--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
重金兼紫。--《后汉书·吕强传》
圜有九重,孰营度之?--《楚辞·天问》
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;重句(重复的文句);重字(重复的字);重卦(重叠八卦);重席(重叠的垫席);重轩(双重栏杆)
双,成对
盖二以重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又如重五(阴历五月初五日,即端阳节);重瞳(传说舜与 |
汉字 |
还 |
还的拼音 |
hái |
还的解释 |
还 huan
(形声。从辵(表示与行走有关),瞏声。本义返回)
同本义
还,復也。--《说文》
还,返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还而不入。--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吾其还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
势还不远,可先为起第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既罢,还内。
还部白府君。(回到府里报告太守。府君,太守。)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送儿还故乡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便要还家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复还终业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自南海还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
还(還)hái
⒈仍旧,依然他身体~健康。工作~是干劲冲天。
⒉更今年比去年~好。
⒊再,又~来一个。既要增加产量,~要提高质量。
⒋尚可,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~可以。他工作得~不算慢。
⒌尚且这些老同志干劲~这样大,我们年青人更应加油干呀!
⒍用来加强语气或〈表〉未料到的这~了得。她~真有办法。
⒎
①〈表〉比较好~是这个办法好。
②连词。用于问句,〈表〉选择是去文化宫,~是去博物馆?
⒏见huán。
还(還)huán
⒈返回~故乡。她~家了。
⒉恢复~原。
⒊回答,对付~礼。以眼~眼。以牙~牙。
⒋交还,归还~地于民。借钱~钱。
还xuán 1.旋转;回旋。 2.迅速;立即。 3.敏捷貌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