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亡国之音 |
拼音 |
wáng guó zhī yīn |
亡国之音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 |
汉字 |
亡 |
亡的拼音 |
wánɡ |
亡的解释 |
亡
(会意。小篆字从入,从乚。入”是人字。乚隐蔽∠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。本义逃离,出走)
同本义
亡,逃也。--《说文》
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子牟有罪而亡。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怀其璧,从径道亡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或以为亡。
数言欲亡。
亡而入胡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奴惊,各亡去。--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是时桓楚亡在泽中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亡归(逃回);逃亡(逃走在外);亡虏(逃亡的犯人);亡民(逃亡
亡wú
⒈〈古〉同"无"用之~度,则物力必屈(屈jué竭,尽)。
亡wáng
⒈逃~命。逃~。流~。
⒉失去,丢失唇~齿寒(〈喻〉利害关系)。~羊补牢(羊跑掉了,再修圈,还不算晚。〈喻〉事后补救)。
⒊死,死去的死~。阵~。~兄。
⒋灭~国。~党。灭~。 |
汉字 |
国 |
国的拼音 |
ɡuó |
国的解释 |
国
(会意。从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国”)。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
国(國、囯)guó
⒈国家爱~。~营。建设祖~。
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,是暴力的机器。主要由军队、警察、法庭、监狱等组成。
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。
⒉属于本国的~旗。~徽。~产品。
⒊地区北~风光。
⒋京城,首都~门。~都。
⒌〈古〉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~。齐~。秦~。
⒍
⒎
⒏
⒐ |
汉字 |
之 |
之的拼音 |
zhī |
之的解释 |
之
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之zhī
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 |
汉字 |
音 |
音的拼音 |
yīn |
音的解释 |
音
(指事。从言含一。甲骨文言、音”互用,金文、小篆在言中加一横,表示所发之音。本义声音)
同本义
音,声也。生于心,有节于外。谓之音。--《说文》
八音。一说笙、祝、鼓、箫、琴、埙、钟、磬也。--《白虎通·礼乐》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夫音,乐之舆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
鸡狗之音相闻。--《庄子》
北音清越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鸟兽音迹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音颡(喉咙);音强(指声音的强弱。也叫响度或音势。音的强弱,因发音体振动
音yīn
⒈声声~。
⒉消息~讯。佳~。
⒊音节,听觉上感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。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字一~。双~词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