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欲言又止 |
拼音 |
yù yán yòu zhǐ |
欲言又止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想说又停止不说。形容有难言的苦衷。 |
汉字 |
欲 |
欲的拼音 |
yù |
欲的解释 |
欲
(形声。从欠,谷声。欠”表示有所不足,故产生欲望。本义欲望;嗜欲) 同本义
欲,贪欲也。--《说文》。俗字亦作慾。
欲者,情之应也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六欲。--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。注生死耳目口鼻也。”
以欲竭其精。--《论语》。注乐色曰欲。”
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。--苏洵《六国论》
厉而不刚者,则欲夺之也。--三国魏·刘劭《人物志》
又如欲令智昏(欲火使人丧失理智);欲障(嗜欲);欲海(佛教语。情欲令人迷本性,沉沦于生死大海);欲界(佛教语。三界之一,在色界
欲yù
⒈想要,想得到,想达到~要。~罢不能。~擒故纵。
⒉希望,愿望~望。上下同~者胜。
⒊需要胆~大而心~细。智~圆而行~方。
⒋将要天~堕。东方~晓。
⒌贪心,感情过盛贪~。利~。情~。 |
汉字 |
言 |
言的拼音 |
yán |
言的解释 |
言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说,说话)
同本义
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--《说文》
志以发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志以定言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言,心声也。--《法言·问神》
言,口之利也。--《墨子经》
言者所以在意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趋机而言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言讫不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
言yán
⒈话语~。诺~。有~在先。~而有信。
⒉讲,说~语。~行一致。身教重于~教。
⒊汉语中的一个字,也指一句话五~绝句。七~乐府。一~为定。
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(无义)驾~出游(驾驾车)。
言yàn 1.诉讼。 2.通"唁"。慰问。
言yín 1.参见"言言"。 |
汉字 |
又 |
又的拼音 |
yòu |
又的解释 |
又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右手形,本左右的右”。从又”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右手) 同本义
又,手也,象形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。”
又
复,再,再一次
敝予又改为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天命不又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又命之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
又试之鸡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读了又读;又是他;又问;又起个窖儿(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);又称;又说
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
东出于陶邱北,又东至于荷,又东北会于汶,又北东
又yòu副词。
⒈再,更,〈表〉重复或继续她~立了大功。看了~看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~生。
⒉〈表〉加重语气,更进一层你~不笨。天气闷热,~没有风。
⒊〈表〉几项平列关系~红~专。~多~快~好~省。
⒋〈表〉转折,有"可是"的意义想出去走走,~怕下大雨。
⒌〈表〉有矛盾的两件事他~想去看画展,~想去看电影,拿不定主意。
⒍〈表〉某种范围以外另有补充她领到奖状,~领到奖金。
⒎再加上,还有二十~六年。二~三分之一。 |
汉字 |
止 |
止的拼音 |
zhǐ |
止的解释 |
止
(趾”的本字。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上象脚趾头,下象脚面和脚掌。本义脚) 同本义
止,下基也。象草木出有址,故以止为足。--《说文》
北止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注足也。”
屦校灭止。--《易·噬嗑》
举止高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四之日举止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当劓者,笞三百,当斩左止者,笞五百。--《汉书·刑法志》
止
停住,中断进程
止,停也,息也。--《广韵》
亦可以止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。注止,休也。”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--《韩诗外传》
羽飞
止zhǐ
⒈停住~步。停~。学无~境。令行禁~。〈引〉居住,栖息投~。鸟~于桑。
⒉禁,阻住禁~。阻~。制~。~血。~痛药。
⒊到期停住截~。迄今为~。
⒋只,仅不~一宿。~谈风月。
⒌〈古〉称脚斩左~◇写作"趾"。
⒍文言语气词高山仰~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