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土龙刍狗 |
拼音 |
tǔ lóng chú gǒu |
土龙刍狗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泥土捏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 |
汉字 |
土 |
土的拼音 |
tǔ |
土的解释 |
土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土块,下象地面。金文中空廓变填实,小篆又变为线条。本义泥土,土壤)
同本义。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潮湿时称泥土,地质学上称土壤
土,地之吐生物者也。--《说文》
百谷草木丽乎土。--《易·彖传》
禹敷土。--《书·禹贡》
辨十有二土之名物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君之视臣为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--《孟子·离娄》
焉置土石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如土石何。
不若燔土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土膏微润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土粉(粉刷墙壁用的白垩
土tǔ
⒈沙泥等的混合物~壤。沙~。泥~。粘~。积~成山。
⒉地域国~。领~。
⒊故乡,本地的~籍。~话。乡~。年老思~。~生~长。
⒋民间生产的,出自民间的~产。~布。~专家。
⒌不开通,不时兴~头~脑。~里~气。
⒍五行(金木水火~)之一。
⒎
①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定地方的人。
②世居本地的人。
⒏
⒐
土dù 1.根。《诗.豳风.鸱鸮》"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"陆德明释文"土,音杜……《韩诗》作杜,义同。《方言》云'东齐谓根曰杜。'"一说,指根之皮
。 2.通"杜"。古水名。
土chǎ 1.见"土苴"。
土tú 1.《字汇补.土部》"土门,北方之族也。"参见"土门"。 |
汉字 |
龙 |
龙的拼音 |
lónɡ |
龙的解释 |
龙
(象形。甲骨文,象龙形。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)
同本义
龍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--《说文》。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。”饶炯注龙之为物,变化无端,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,以
能升天,神其物,而命之曰灵。”
飞龙在天。--《易·乾》
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甲虫三百有六十,而龙为之长。--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
叶公子高好龙。--刘向《新序·叶公好龙》
又如龙工(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。也作龙功”);龙公(指龙王,龙
龙(龍)lóng
⒈〈古〉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,有鳞、有角、有脚,能走、能飞、能游泳,还能兴云降雨飞~乘云。叶公好~。
⒉〈古〉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~。翼手~。
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~颜。~袍。
⒋
⒌
龙máng 1.通"尨"。杂色,色斑驳。 2.通"?"。参见"龙鵤"。 |
汉字 |
刍 |
刍的拼音 |
chú |
刍的解释 |
刍〈动〉
(象形兼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又(手)从草,表示以手取草。俗作芻。本义割草)
同本义
芻,刈草也。象包束草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。
七曰刍粖之式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淫刍荛者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
禁刍牧采樵。--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刍莝养马。--《越绝书·外传本事》
又如刍牧(割草放牧)
用草喂牲口
刍之三月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充人》
又如刍养(饲养)
刍 〈名〉
喂牲畜的草
食以刍叔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馈之刍米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九年》
民争负
刍 chú
①喂牲畜用的草~秣。
②割草。
【刍议】谦辞。指自己粗浅的意见、议论。
刍(芻)chú
⒈割草~牧田中。
⒉牲畜吃的草。
⒊ |
汉字 |
狗 |
狗的拼音 |
ɡǒu |
狗的解释 |
狗
(形声。从犬,句声。本义犬。原指小犬◇为狗犬的通称)
同本义
狗,犬也。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--《说文》
艮为狗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。--《春秋·考异郵》。注狗,斗之精所生也。”
以狗御蛊。--《史记·秦本纪》
效犬者左牵之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疏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”
悍吏之来吾乡,…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”的。--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
属于犬科(canidae)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(canis familiaris)
狗gǒu
⒈家畜之一,又叫"犬"。听觉、嗅觉都很灵敏,善于看守门户。有的经过训练可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、警探等猎~。牧羊~。
⒉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