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扶危济急 |
拼音 |
fú wēi jì jí |
扶危济急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犹扶危济困。 |
汉字 |
扶 |
扶的拼音 |
fú |
扶的解释 |
扶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夫声。从手”,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搀扶)
同本义
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--《论语·季氏》
车至门扶。--《战国策·卫策》。注扶,谓下车。”
遂扶以下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扶绰(搀扶,扶托);扶策(扶助,搀扶);扶掖(搀扶;扶助);扶挈(以手搀扶);扶将(搀扶)
扶持;护持
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扶树(扶持培植);扶舁(扶持;搀扶);扶舁(护持扛抬);扶倾(扶
扶 fú
⒈搀,用手支住、按着或把持着使不倒~老携幼。~墙。~拦杆。
⒉帮助,援助,培植~弱抑强。救死~伤。~植新生事物。
⒊
【扶手】手可以握着当倚靠的东西,如拐杖、楼梯旁的栏杆、公共汽车上的把手等。
扶fū 1.古代长度计算单位。并四指的宽度为一扶。
扶pú 1.见"扶服"。 |
汉字 |
危 |
危的拼音 |
wēi |
危的解释 |
危
(会意。小篆字形上面是人,中间是山崖,下面腿骨节形。人站在山崖上,表示很高。本义在高处而畏惧)
同本义
危,在高而惧也。--《说文》
决危而美名者。--《鬼谷子》。注山高也。”
榣木不生危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高险也。”
高而不危。--《孝经》。郑注殆也。”
恐惧;忧惧
窃为君危之。--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又如人人自危;危心(心存戒惧);危怖(恐惧不安);危栗(恐惧战栗);危气(气馁;危惧);危悚(危悰,危惧);危视(惊视);危睇(俯视而感到惊恐)
威胁,摧败
能危山东
危wēi
⒈不安全~险。~急。
⒉损害~害。~及生命。
⒊将死临~。病~。垂~。
⒋高,陡~峰。~乎高哉!
⒌正,端正~言~行。正襟~坐。
⒍
①讲正直的话。
②使人吃惊的话~言耸听。
⒎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|
汉字 |
济 |
济的拼音 |
jì |
济的解释 |
济
(形声。从水,齐声。本义水名,即济水。古四渎之一)
同本义。
济,济水也。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--《说文》
济水源出赞皇山。--《穆天子传》
阴谷皆入济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,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◇因黄河改道,下游被黄河淹没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
州名
北魏泰常八年(公元423年)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
五代周置,在今山东省巨野县
金置,在今吉林省农安县
济
众多
济济多士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济(濟)jǐ
⒈济水,〈古〉水名。发源于河南省,流经山东省入渤海。今黄河下流河道即原济水河道。
⒉济南市,济宁市,均在山东省。
⒊
济(濟)jì
⒈渡,过河同船~水。同舟共~。
⒉帮助,援救接~。救~。~穷扶贫。
⒊有利,补益万民以~。
⒋成夫~大事必以人为本。
济qí 1.庄敬。 2.整治,使整齐。 |
汉字 |
急 |
急的拼音 |
jí |
急的解释 |
急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心,及声。本义狭窄)
紧,紧缩
遂生缚布,布曰缚太急,小缓之。--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
又如急亲戚(最接近的亲戚);急持(紧紧抱持);急窄(犹紧缩);急装(扎缚紧凑的装束);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
急躁,着急
曰急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郑注急促自用也。”
急缮其怒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国无六年之蓄曰急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缓己。--《韩非子·观行》
又如急吼吼(性急慌忙的样子);急撮(因受人摆弄而急躁);急屎狗(性急
急jí
⒈迫切,紧要~迫。~事。紧~。当务之~。〈引〉严重告~。救~。病危~。
⒉焦躁~躁。焦~。着~。真~死人,还不来。〈引〉气恼,不能忍耐而发怒把他惹~了。
⒊匆促,快猛~于求成。~ ~忙忙。〈引〉迅速突发~病。~行军。
⒋为大众或别人快速排难,赶快救助~公好义。~人之难。
⒌紧,紧缩桃性皮~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