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一尺水十丈波 |
拼音 |
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|
一尺水十丈波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比喻说话夸张,不真实。 |
汉字 |
一 |
一的拼音 |
yī |
一的解释 |
一
(指事。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数词。大写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
同本义
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--《说文》
一也者,万物之本也。--《淮南子·诠言》
抱一而天下试。--《老子》
故一人有事于四方。--《书·君奭》。传天子也。”
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。(公元九二年六月,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,杀死大臣郭崇韬,时谣言纷起,人心惶惶。屯驻在贝州(现河北省清河县)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
一yī
⒈数目字。整数中最小的数~龙~猪。
⒉纯,专~心~意。用心~也。
⒊相同,同样~致。~模~样。
⒋全,满~如既往。~网打尽。~身是胆。
⒌又,其它,另外昆明市~名春城。
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,〈表〉稍微,短暂试~试。望~望。停~停。
⒎跟"就"呼应。
①〈表〉每逢~想到要回祖国,就归心似箭。
②〈表〉两事的时间紧接着~教就懂。~学就会。
⒏〈古〉副词。乃,竟~至此乎!
⒐〈古〉副词。
⒑〈古〉副词。一旦,一经~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
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低音"7"。
⒓
①特定~定的阶级。
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~定的成绩。
③规定,确定按~定的规章办事。
④必然共产主义~定会实现。
⒔
⒕
⒖ |
汉字 |
尺 |
尺的拼音 |
chǐ |
尺的解释 |
尺 chi
(指事。小篆,从尸,从乙。尸”象人卧的形象。乙”是个标识,周制寸、咫、尺、仞、寻、常诸度,皆以人之体为法。本义十寸)
同本义,量词。长度单位
尺,十寸也。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。十寸为尺,所以指斥规榘事也。--《说文》
按,古代长度单位。各代制度不一。如尺一(尺一板、尺一书、尺一牍、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。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,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”。尺一”又指书信)
尺 chě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'2'。参看
【工尺】。又见chǐ。
尺 chǐ
①长度单位。
②市尺合1/3米。
③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的器具丁字~。
④像尺的东西。计算~。又见chē。
【尺八】古代竹制管乐器。管长一尺八寸,故名。有六指孔,另一孔蒙竹膜,竖吹。宋代后不用。今仍流行于日本,形制稍异。
【尺带珠丹】(697-754)吐蕃赞普。在位期间,国力强盛,曾向唐求婚和亲,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。730年,与唐会盟,734年分界立碑,约以互不侵犯。
【尺牍】文体名称。即书信。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。作书信用的木简约长一尺。
【尺短寸长】(由于应用在不同的地方)一尺也有显短的时候,一寸也有显长的时候。比喻每个人或各种事物都有长处也有短处。
【尺规】直尺和圆规的统称。
【尺规作图】以直尺和圆规为工具,按照作图公法所允许的范围加以有限次组合而完成的作图方法。
尺chě
⒈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"2"。
尺chǐ
⒈长度单位。市尺一~为十寸,十~为一丈。三市~为一米。
⒉量长短的器具竹~。钢~。
⒊一种制图用具放大~。丁字~。
⒋像尺的东西仿~。镇~(压纸用)。
⒌中医切脉部位之一脉三部,寸关~。
⒍
⒎
⒏
⒐ |
汉字 |
水 |
水的拼音 |
shuǐ |
水的解释 |
水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中间像水脉,两旁似流水。水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水的字,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,或表示水的流动,或水的性质状态。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
液体,无色无味且透明,形成河流、湖泊和海洋,分子式为 h2o,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)
同本义
水,准也。--《说文》
水,准也。准,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。--《释名》
积阴之寒气为水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五行一曰水。--《书·洪范》
凡平原出水为大水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水曰清滌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水shuǐ
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,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~∪开~。
⒉河流汉~。湘~。
⒊江、河、湖、海洋等的通称隔~相望。~路运输。
⒋泛指汁液药~。汽~。菊花~。
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~。
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,后来转指补贴、汇费贴~。汇~。
⒎
⒏
①静水的平面。
②达到的程度学识~平。
⒐
①以海平面为基点,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。
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。
⒑
⒒ |
汉字 |
十 |
十的拼音 |
shí |
十的解释 |
十
(指事。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,金文象是结绳记数,用一个结表示十◇来一点变成了一横。本义九加一的和)
同本义
十,数之具也。╠为东西,|为南北,则四方中央备矣。--《说文》
十是数之小成。--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疏
十亩之间兮。--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兵也者,审于地图,谋十官。--《管子·七法》
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--葛洪《抱朴子·用刑》
与吾祖居者,今其室十无一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十里长亭(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,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);十番(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);十牌(十户人家
十shí
⒈数目字~羊九牧。
⒉完全,〈表〉到达顶点~足。~全~美。~分感谢。 |
汉字 |
丈 |
丈的拼音 |
zhànɡ |
丈的解释 |
丈
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从又(手)持十”。十,十尺。本义长度单位,十尺) 同本义
丈,十尺也。--《说文》
度五尺为墨,倍墨谓之丈。--《小尔雅》
遂成丈匹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白发三千丈。--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
百丈冰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半匹红绸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长丈许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锥传》
又如丈尺(以丈、尺为单位来计量);丈六(一丈六尺);丈二(一丈二尺);丈数(一丈多;丈把)
丈
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
丈zhàng
⒈市制长度单位。十尺是一~。
⒉测量长度、面积~量。~地。
⒊
①对年长人的尊称,也简称"丈"老~。
②称妻子的父亲。
⒋
①成年男子。
②妇女的配偶,跟"妻子"相对。 |
汉字 |
波 |
波的拼音 |
bō |
波的解释 |
波
(形声。从水,皮声。本义波浪,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)
同本义
波,水涌流也。--《说文》
规有摩而水有波。--《韩非子·八说》
起波涛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》。注波者,涌起。”
河渭为之波荡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扬素波而挥连珠兮。--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
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--苏轼《赤壁赋》
洪波涌起。--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波磔(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,波浪形的叫波磔);波查(苦难;折磨);波平如镜(水面平静如镜);波臣为虐(指水灾);波骇(水波激烈动荡。引申为受到震撼);波峭(指岩石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