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箕帚之使 |
拼音 |
jī zhǒu zhī shǐ |
箕帚之使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持箕帚,以供扫除之役。借作己妻之谦称。 |
汉字 |
箕 |
箕的拼音 |
jī |
箕的解释 |
箕
(形声。从竹,其声。本义簸箕,扬米去糠的器具)
同本义
箕,簸也。--《说文》
以箕自乡而报之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箕去弃物。”
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又如箕帚(簸箕和扫帚。借指家务);箕裘(簸箕和皮袍。借指祖先的事业与遗产);箕舌(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广处,其状如舌);箕敛(以箕收取。苛敛民财)
畚箕。用竹篾、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
箕,箕帚也。--《广韵》
凡为长者粪之礼,必加帚于箕上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又如箕畚(畚箕);箕帚(畚箕与扫帚);箕扫(箕帚。扫
箕jī
⒈簸箕。扬谷去秕、扬米去糠等的器具。
⒉畚箕。盛垃圾、土石等的工具。
⒊不成圆形的指纹。
⒋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矶(磯)jī江河等水边上突出的岩石(多见于地名)采石~。燕子~。 |
汉字 |
帚 |
帚的拼音 |
zhǒu |
帚的解释 |
帚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扫帚形。本义扫帚) 同本义
又如笤帚(扫帚);帚卜(吴中旧俗,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)
帚(箒)zhǒu扫除尘土、垃圾等的用具扫~。 |
汉字 |
之 |
之的拼音 |
zhī |
之的解释 |
之
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之zhī
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 |
汉字 |
使 |
使的拼音 |
shǐ |
使的解释 |
使
(形声。从人,吏声。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。本义命令)
同本义
使,伶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伶者,令也。
故君使其臣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。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。”
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支使(命令人去做事)
派遣
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,厉兵,秣马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差使(差遣;派遣)
使shǐ
⒈命令,派遣,支配指~。差~。支~。~臂~指(身体支配胳膊,胳膊支配手指。〈喻〉指挥如意)。
⒉叫,让,令~人振奋。迫~敌人投降。
⒊用~力。这把刀好~。
⒋纵任~性子。
⒌假如,假若假~。
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~者。大~。特~。
⒎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