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三公山碑 |
三公山碑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1.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。文字漶甚,旧拓亦仅残存三﹑四百字。隶书二十四行,行四十字,额中央题"三公之碑"四字,左右为"封龙君"﹑"灵山君"六字。 |
汉字 |
三 |
三的拼音 |
sān |
三的解释 |
三〈数〉
(指事。本义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
同本义
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--《说文》
三,数名。--《广韵》
二与一为三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--《老子》
王三赐命。--《易·师》。荀注三者阳德成也。”
结恨三泉。--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三者数之小终。”
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--《易·需》
纪之以三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--《战国策》
又如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
三sān
⒈数目字~个。~人行必有我师。
⒉多次再~叮嘱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复斯言。
⒊[三甲]〈古〉"殿试"中榜者(进士)的三个等级。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,分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赐"进士及第";二甲,赐"进士出身";三甲,赐"同进士
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统称进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试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
三sàn 1.多次;再三。 |
汉字 |
公 |
公的拼音 |
ɡōnɡ |
公的解释 |
公〈形〉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八”,表示相背,下面是厶”(私”的本字)∠起来表示与私相背”,即公正无私”的意思。本义公正,无私)
同本义
公,平分也。--《说文》
背厶谓之公,或说,分其厶以与人为公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兼覆无私谓之公。--《贾子·道术》
举公义,辟私怨。╠《墨子·尚贤上》
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,谗谄之蔽明也,邪曲之害公也,方正之不容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公气(正大,公正);公素(公正质朴);公洁(公正廉洁);公慎(公正谨慎);公诚(
公gōng
⒈国家的或集体的,跟"私"相对~文。~款。~粮。~而忘私。立党为~。爱护~共财产。
⒉正直,合理~事~办。~正无私。买卖~平。
⒊共同的,大家认可的,大家适用的~约。~认。~海。
⒋能普遍用于同类事物的~式。
⒌让大家知道~布账目。可以~开。发布~报。
⒍雄性的~牛。
⒎称祖辈或年老的男人大~。外~。老~ ~。
⒏丈夫的父亲赡养~婆。
⒐对男子的尊称诸~。
⒑〈古〉五等爵位(~侯伯子男)的第一等。
⒒公制的计量单位和历法~斤。~里。~尺。~历。~元。
⒓
⒔
⒕
⒖
⒗ |
汉字 |
山 |
山的拼音 |
shān |
山的解释 |
山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
同本义
山,土有石而高。--《说文》
山,土之聚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山人取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夏后代山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如山如阜,如冈如陵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生于山阜,处于室堂。--《荀子·赋》
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--《书·旅獒》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--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又如山霭(山上的云气);山灵(
山shān
⒈地面上高度大、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~。华~。
⒉像山的~洪。冰~。~墙(房屋两头的墙)。
⒊〈喻〉多,太多人~人海。
⒋蚕簇蚕已上~。 |
汉字 |
碑 |
碑的拼音 |
bēi |
碑的解释 |
碑
(形声。从石,卑声。本义古时宫、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)
竖石
碑,竖石也。--《说文》
上当碑南陈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。注宫必有碑,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。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。其材,宫庙以石,窆用木。”
公室设丰碑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君牵牲…既入庙门,丽(拴)于碑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石碑。石上刻着文字,作为纪念物或标记,也用以刻文告。秦代称刻石,汉以后称碑
碑,被也。此本葬时所设也。施鹿卢以绳被其上,引以下棺也。臣子追述君父之功,美以书其上,后人因焉。无故建于
碑 bēi
①~宫、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既入庙门,丽于~。(《礼记·祭义》)
②刻着文字或图画,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人民英雄纪念~。
【碑碣】碑。
碑pō 1.见"碑池"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