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予取予携 |
拼音 |
yú qǔ yú xié |
予取予携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从我处掠取。 |
汉字 |
予 |
予的拼音 |
yǔ |
予的解释 |
予〈代〉
予”假借为余”,我
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然而累汝至此者,未尝非予之过也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予知(自认为聪明);予美(自己所爱的人);予圣(自以为圣人);予一人(古代帝王的自称);予小子(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末小子(予冲
人,予冲子。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取予携(予取予夺。从我处掠取);予违汝弼(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。言我有过失,你应匡正);予智
予雄(自以为聪明和英雄;形容妄自尊大)
予〈动〉
(指事
予yǔ与,给与~以支持。授~奖状。
予yú我,我的。
予zhù 1.夏朝帝名。 |
汉字 |
取 |
取的拼音 |
qǔ |
取的解释 |
取〈动〉
(会意。从又,从耳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手(又),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。古代作战,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。本义
耳)
同本义
取,捕取也。--《说文》
大兽公之,小禽私之,获者取左耳。--《周礼》
且今之勍者,皆吾敌也,虽及胡者,获则取之,何有于二毛?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取吴元济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
恨君不取契丹首,金甲牙旗归故乡。--宋·苏轼《阳关词》
拿
取数斗归。--三国魏·邯郸
取qǔ
⒈拿,得到~书。~款。~得成绩。
⒉采用,选用,接受~材。录~。去粗~精。~长补短。
⒊寻求~乐。求~。~笑(开玩笑)。
⒋攻克,强夺~城。夺~。
⒌按一定的根据或条件做~齐。~决。
⒍〈古〉通"娶"。
⒎
⒏
⒐
⒑
取qū 1.通"趋"。趋向。 2.通"趋"。疾走。 3.距离;相隔。 4.见"取虑"。 |
汉字 |
予 |
予的拼音 |
yǔ |
予的解释 |
予〈代〉
予”假借为余”,我
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然而累汝至此者,未尝非予之过也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予知(自认为聪明);予美(自己所爱的人);予圣(自以为圣人);予一人(古代帝王的自称);予小子(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末小子(予冲
人,予冲子。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取予携(予取予夺。从我处掠取);予违汝弼(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。言我有过失,你应匡正);予智
予雄(自以为聪明和英雄;形容妄自尊大)
予〈动〉
(指事
予yǔ与,给与~以支持。授~奖状。
予yú我,我的。
予zhù 1.夏朝帝名。 |
汉字 |
携 |
携的拼音 |
xié |
携的解释 |
携
(形声。从手,隽声。本义提着)
同本义(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)
携,提也。--《说文》
如璋如圭,如取如携。--《诗·大雅·板》
又如携壶;携带(提挈,照顾);携酒牵羊;携杖
拿着,持
闲携杖,漫出门,官槐满路叶纷纷。--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
又如携盘;携帚
牵挽;挽扶
相携于道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吾与汝并肩携手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携抱(牵挽扶抱);携率(率领);携将(扶持);相携于道;携幼扶老;携扶;携负(牵背)
带,随身一道
携其妻子。--《公羊传·襄公二十
携(攜、擕)xié
⒈提,拿,带~物。~款。~带。~家眷。
⒉拉,牵引~手(〈喻〉合作)。扶老~幼。
⒊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