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鼓舌摇唇 |
拼音 |
gǔ shé yáo chún |
鼓舌摇唇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鼓动嘴唇,摇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亦泛指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 |
汉字 |
鼓 |
鼓的拼音 |
ɡǔ |
鼓的解释 |
鼓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鼓的本字,右边是支”,表示手持棒槌击鼓。本义鼓,一种打击乐器)
同本义
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。--《说文》
鼓,廓也。张皮以冒之,其中空也。--《释名·释乐器》
击鼓其镗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皮曰鼓。--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抱玉枪兮击鸣鼓。--《楚辞·屈原·国殇》
瑜等率轻锐继其后,雷鼓大震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百姓阗王钟鼓之乐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打击乐器之一。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,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。如鼓钹(鼓和铙钹。
鼓gǔ
⒈一种击打乐器,多为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战~。堂~。腰~。拨浪~。
⒉曲艺大~书。~儿词。山东大~。
⒊敲鼓,击鼓一~作气。〈引〉
①拍,击,弹热烈~掌。~琴取乐。
②发动,煽动,振作~动。摇唇~舌。进行~励。欢欣~舞。~足信心。
⒋凸出,涨大你干吗~起嘴?背包装得~ ~的。
⒌用风箱等扇~风。
⒍〈古〉夜晚击鼓报更,因此代"更"三~(三更)。五~(五更)。
⒎
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。
②宣传提倡,也指吹嘘、浮夸。
⒏
①〈古〉作战擂鼓呐喊,以张声势~噪而进。
②喧哗,起哄。 |
汉字 |
舌 |
舌的拼音 |
shé |
舌的解释 |
舌〈名〉
(会意。从干,从口。本义舌头)
同本义
舌,在口所以言也,别味也。从干,从口,会意。言犯口而出,食犯口而入也。--《说文》
兑为口舌。--《易·说卦》
心在窍为舌。--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处也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舌举(舌翘起而不能动。指理屈词穷);舌挢不下(翘起舌头。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);舌刺刺(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);舌敞唇穿(舌烂辰破,舌烂唇干);舌簧(巧舌);舌干唇焦
(说话过多,舌头干燥,嘴唇焦裂。形容费尽口舌、反复申说、劝道。也作舌敝唇焦)
代指言语
舌shé
⒈辨别滋味,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,位于口腔底部~头。
⒉铃、铎等内部的锤。
⒊像舌的东西帽~。火~。
⒋
⒌
⒍ |
汉字 |
摇 |
摇的拼音 |
yáo |
摇的解释 |
摇
(形声。从手,本义摇动;摆动)
同本义
摇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摇,作也。--《尔雅》
摇者不定。--《管子·心术》
复命摇作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夹而摇之。--《考工记·矢人》
四顾何茫茫,东风屹草。--《古诗十九首》
蒙络摇缀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痒不得搔,痹不得摇。--柳宗元《断刑论》
摇头而歌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动摇承之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摇旗打鼓(四处张扬,闹得满城风雨);摇铃打鼓(摇旗打鼓);摇飍(亿颤动。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);摇风(谓风吹摆动
摇yáo
⒈摆动~摆。~动。~晃。~手。树枝~。
⒉转动~纱。
⒊变动,不坚定动~。
⒋
⒌
⒍[飘摇][飘飖]随风摆动。 |
汉字 |
唇 |
唇的拼音 |
chún |
唇的解释 |
唇
(形声。从口,辰声。本义嘴唇)
同本义
脣,缘也,口之缘也。--《释名·释形体》
谚所谓辅车相依,脣亡齿寒者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唇焦口燥呼不得。--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唇吻(言语);唇红齿白(形容面貌俊美);唇不离腮(比喻亲密无间,形影不离);唇齿之邦(非常亲密、利害攸关的邻邦)
边缘
用胶泥刻字,薄如钱唇。--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唇 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周围的肌肉组织。通称嘴唇。
【唇齿相依】比喻相互依赖,关系很密切。
【唇枪舌剑】形容辩论时言词激烈,针锋相对。又作舌剑唇枪。
【唇舌】比喻言词费了不少~,事还是没办成。
【唇亡齿寒】嘴唇没有了,牙齿露出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彼此利害关系十分密切。
唇(脣)chún
⒈嘴边缘呈红色的部分嘴~。
⒉
⒊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