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谩藏诲盗 |
拼音 |
màn cáng huì dào |
谩藏诲盗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指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。谩,通慢”。 |
汉字 |
谩 |
谩的拼音 |
màn |
谩的解释 |
谩
(形声。从言,曼声。本义瞒哄;欺骗)
同本义
谩,欺也。--《说文》
虔儇,慧也。秦谓之谩。--《方言一》
偝则谩之。--《荀子·非相》。注谩,欺毁也。”
是面谩也。--《汉书·匈奴传》
又如谩欺(欺骗,诈骗);谩语(谎言,说谎);谩上不谩下(能欺骗上级,但不能欺骗众人);谩辞(欺诳的言辞);谩言(讲假话)
抵赖
民或祝诅上,以相约结而后相谩,吏以为大逆。--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
谩
毁谤;谩骂
乡则不若,偝则谩之,是人
谩mán
⒈欺骗欺~。
⒉诋毁背则~之。
⒊烦琐大~,愿闻其要(大太。要要点)。
谩màn通"慢"。
⒈傲慢,没有礼貌~骂。轻~。
⒉怠慢~怠。 |
汉字 |
藏 |
藏的拼音 |
cánɡ |
藏的解释 |
藏
(形声,臧声。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)
储积,收藏
农夫春耕夏耘,秋敛冬藏。--《墨子·三辩》
子不闻藏书者乎?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又如矿藏;收藏(收集保藏)
隐匿
藏,匿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慢藏海盗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即藏其尸,持童抵主人所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,鱼鳖之藏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藏掩(遮盖,隐瞒);藏拙(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);藏娇(把娇娃藏起来。指娶妾别居);藏名(隐匿名声)
怀有
藏 cāng
①~隐蔽埋~。
②收存;储藏~书。又见zàng。
【藏垢纳污】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。又作藏污纳垢。
【藏奸】~心怀恶意。
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~耍滑。
【藏龙卧虎】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【藏匿】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。
【藏头露尾】形容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。
【藏污纳垢】见【藏垢纳污】。
【藏掖】
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~躲闪。
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~。
【藏拙】怕出丑,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。常用为自谦之辞。
藏zàng
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~。宝~。
⒉道教、佛教经典的统称道~。大~经。
⒊
①佛教经典"经、律、论"三部分。
②唐玄奘号"三藏法师"。
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⒌
藏cáng 1.隐藏;潜匿。 2.收藏;储藏。 3.怀,藏在心中。 4.深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。
藏zāng 1.草名。 2.通"臧"。善。 3.通"赃"。窝主。 |
汉字 |
诲 |
诲的拼音 |
huì |
诲的解释 |
诲
(形声。从言,每声。本义教导)
同本义
诲,说教也。--《说文》
慢藏诲盗,野容诲淫。--《易·系辞》
胥教诲。--《书·无逸》
诲尔序爵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夫子诲之髽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使师曹诲之琴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诲人不倦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又如诲示(教导,晓示);诲诱(教导循诱);诲谕(教诲晓喻);诲翰(诲函。对对方书信的敬称)
明示,诱使
诲
教导的话
诲huì教导,指教教~。学而不厌,~人不倦。 |
汉字 |
盗 |
盗的拼音 |
dào |
盗的解释 |
眎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盗窃,偷东西)
同本义
眎,私利物也。
窃货曰盗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君子不为盗,贤人不为窃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窃人之财犹谓之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盗器为奸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盗名不如盗货。--《荀子·不苟》
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齐国人善盗乎?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又如偷盗(偷窃);盗跖下惠(跖和柳下惠,两人虽是兄弟,但跖被诬为大盗,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);盗名(偷取美名)
抢
盗 dào
①偷~窃。
②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~贼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