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捉刀代笔 |
拼音 |
zhuō dāo dài bǐ |
捉刀代笔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。 |
汉字 |
捉 |
捉的拼音 |
zhuō |
捉的解释 |
捉
(形声。从手,足声。本义握,持)
同本义
捉,搤也。--《说文》
捉,持也。--《广雅》
伊便能捉杖打人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叔武将沐,闻君至,喜,捉发走出。--《左传》
孙权捉预手,涕泣而别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捉发(手握头发);捉秤(拿秤,掌秤);捉手(握手);捉身(把握身体);捉船(撑船,划船);捉笔(执笔)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往日用钱捉私铸,今许铅锡和青铜。--杜甫《岁晏行》
遍捉乡民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不能行捉。--《
捉zhuō
⒈握~枪。~笔赋诗。
⒉抓,逮捕~拿。捕~。
⒊
⒋ |
汉字 |
刀 |
刀的拼音 |
dāo |
刀的解释 |
刀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『字部首之一。本义古代兵器名)
同本义
刀,兵也。象形。--《说文》
刀,到也,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。--《释名》
刀光照塞月,阵色明如昼。--唐·崔国辅《从军行》
又如刀枪;刀兵;刀瘢(刀伤的褊)。
泛指用来斩、割、切、削、砍、铡的工具
中刑用刀锯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有斧钺刀墨之民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帝自捉刀立床头。--《世说新语·容上》
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屠乃奔倚其下,弛担持刀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刀 dāo
①用来切、割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带刃的工具。一般用钢铁制造。
②形状像刀的东西~币、冰~。
③计算纸张的单位。通常为100张买两~宣纸。
④姓。
【刀笔】
①有关公文案卷的事。
②刀笔吏(办理文书的小官)的简称。
【刀耕火种】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,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,就地挖坑下种。
【刀光剑影】形容激烈的厮杀、搏斗场面或杀气腾腾的境况。
【刀山火海】比喻非常危险的境况。又作火海刀山。
【刀术】武术器械练习之一。刀有朴刀、大刀、短刀数种。刀法有劈、砍、剁、挑、推、拔等等。对增强体力和灵敏性有良好作用。
【刀俎】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。俎砧板,切肉的菜板。 |
汉字 |
代 |
代的拼音 |
dài |
代的解释 |
代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声。本义更迭,代替)
同本义
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--《说文》
县壶以代哭者。--《周礼·挈壶氏》
与君代兴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。注更也。”
使子父代处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更也。”
岁代处,故曰代田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易也。”
韩地代相干也。--《汉书·地理志》
四时迭代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转相攻伐,代为雌雄。--《汉书·刑法志》
日月迭炤,四时代御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孝成王使括(赵括)代廉颇为 |
汉字 |
笔 |
笔的拼音 |
bǐ |
笔的解释 |
笔
(会意。从竹,从聿。聿”),是笔”的本字,小篆象以手执笔。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,故从竹。简化字笔”,从竹从毛”会意,指旧时用的毛笔。此字最早见于北齐
隽修罗碑,是六朝时的俗字。也见于《集韵》。本义毛笔)
同本义
筽,秦谓之筽。从聿从竹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秦制字。秦以竹为之,加竹。
史载笔,士载言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不能竟书而搁笔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毛笔;钢笔;圆珠笔;笔削(修改文章);笔帕之敬(雅洁的礼品);笔楮难穷(文字难以充分表达。楮纸的代称)
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
笔 bǐ
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~、蜡~、粉~。
②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等的)笔法运~得当。
③用笔写出代~。
④笔画'二'字有两~。
⑤量词一~帐、一~好字。
【笔触】书画、文学作品等的笔法,格调锋利的~。
【笔调】文章风格~清新。
【笔端】写作、写字、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~。
【笔法】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~很新颖。
【笔锋】
①笔尖。
②书画的笔势;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供】用笔写出来的供词。与'口供'相对。
【笔画笔顺检字法】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。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。
【笔记文】文体的一种。以随笔记录为主,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。
【笔力】写字、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~刚劲。
【笔路】
①笔法。
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~奇特。
【笔势】
①写字、画画用笔的风格。
②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削】古时在竹简、木简上写字,要删改得用刀刮去,称'削'◇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。笔记录。削删改。
【笔意】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。写字、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、功力。也指诗文的意境。
【笔札】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,后来用笔札指纸笔,又转指写的文章。
【笔战】用文章来进行辩论,打官司,与'舌战'相对。
【笔者】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(多为作者的自称)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