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邮资凭证 |
邮资凭证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国家(地区)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,作为交寄邮件的纳费标志。包括邮票,印在邮资信封、邮资明信片、邮资邮简上的邮票图案,邮资机打印的邮资符志三大类。 |
汉字 |
邮 |
邮的拼音 |
yóu |
邮的解释 |
邮
(会意。从邑垂。垂,边郵;邑,城邑。邮”,从邑,由声。本义古地名。)
同本义
邮,左冯翊高陵,从邑,由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邮亭,邮乡,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。
传递文书的驿站
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因邮上封事。--《汉书》
缮治邮亭。--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
又如邮吏(驿战管邮递的小官);邮馆(设在驿站的旅店);邮驿(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)
指传送文书的人
殷洪乔不为致书邮。--《晋书·殷浩传》
又如邮人(传递公文书信的人)
古代井田间
邮(郵)yóu
⒈寄递信件、金钱、物品等的专设机构、人员~局。~递员。
⒉有关邮务的买~票。收~费。~寄。~购。
⒊〈古〉通"尤"。过错,罪过不知其~。 |
汉字 |
资 |
资的拼音 |
zī |
资的解释 |
资
(形声。从贝,次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钱财)
同本义
资,货也。--《说文》
资,川也。--《广雅》
怀其资--《易·旅》
丧乱蔑资。--《诗·大雅·板》
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既至秦,持千金之资币物,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应得之资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富者捐资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中家以上,皆竭资取得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厚资而遣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投资(把资金投入企业);内资;外资;集资;薪资(工资);茶资(茶
资zī
⒈钱财,费用~财。~源。~产。工~。军~。川~(路费)。
⒉材料,必需品~料。"賒"另见赀(賒)。
⒊供给,凭借~助。仅~参考。可~借鉴。
⒋条件,威望~格。~望。
⒌智慧能力~质。英~挺特(挺特突出)。
⒍资历( 出身和经历)杜绝论~排辈。
⒎
①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。
②本钱。
资zì 1.逞情;放纵。 |
汉字 |
凭 |
凭的拼音 |
pínɡ |
凭的解释 |
凭
(会意。从几,从任。几,矮而小的桌子。任,凭借。本义倚靠)
同本义
恁,依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,愿凭三寸不烂之舌,往江东说此人来降。--《三国演义》
或凭几学书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。--李煜《浪淘沙》
又如凭几(凭靠几案);凭肩(以手靠在别人肩上);凭脉(搭脉)
依托;仰仗
不凭其子,灵公夺而里之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凭恃其众。--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
又如凭附(依附;依靠);凭妖(依托妖言);凭狐(喻依仗他人权势的人);凭城(据城以守);凭系(依托维系
凭(憑、剅)píng
⒈靠着~栏。~窗。
⒉依靠,仗持,依据全~大家。~仗。~借。~险固守。
⒊根据~票进场。
⒋证据~证。~据。真~实据。
⒌任,随海阔~鱼跃。
⒍登临~高独苦吟。
⒎[凭空]没有依据~空捏造。
⒏[凭吊]面对遗迹、坟墓等表示怀念~吊先烈。 |
汉字 |
证 |
证的拼音 |
zhènɡ |
证的解释 |
证
谏正
证,谏也。从言,正声。--《说文》
士尉以证靖郭君,靖郭君不听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高诱注证,谏也。”
又如证谏(直言规劝)
证
通症”。病症
然后先生之言,为思陵对证之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
假借为徵”。今亦用为譪验字。证据
索证正不在远。--
证
(形声。从言,正声。繁体为登”声。本义告发)
同本义
譪,告也。从言,登声。--《说文》
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--《论语
证(譪)zhèng
⒈以人物、事实来表明或断定~人。~物。~明。~实。~几何题。
⒉凭据,帮助断定的东西~据。物~。居民身份~。
⒊"譪"另见症(譪 )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