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
东北平原 |
东北平原的意思,词语解释 |
中国最大的平原,主体部分在大、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间,南临辽东湾,由松花江、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,北部称松嫩平原,南部称辽河平原。通常将黑龙江、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也包括在内。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。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。中国重要农业基地,提供大量商品粮。石油资源丰富。 |
汉字 |
东 |
东的拼音 |
dōnɡ |
东的解释 |
东
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东方,日出的方向)
同本义
东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--《白虎通·五行》
东方木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东君,日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东邻。--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震为东。”
东方者,阳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又如关东;旭日东升;东夏(指中国东部);东朝(东宫);东极(东方边远之处);东君(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);东坦(女婿);东裔(东 |
汉字 |
北 |
北的拼音 |
běi |
北的解释 |
北
方位名。与南”相对
人坐立皆面明背暗,故以背为南北之北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万物负阴而抱阳。--《老子》。王力按,山北为阴,山南为阳,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。
然则北通巫峡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南声函胡,北音清越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沛公北向坐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北向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正北;西北;东北;北邙(即氓山。在河南洛阳市北。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泛指墓地);北闱(清代在顺天(今北京)的乡试称北闱”,在江宁(今南京)的乡试称南闱”。 |
汉字 |
平 |
平的拼音 |
pínɡ |
平的解释 |
平〈形〉
(指事。小篆字形, 从于, 从八。于”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, 八”是分的意思, 气越过而能分散,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。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)
同本义
平,语平舒也。--《说文》
终和且平。--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
神气乃平。--《素问·调经论》
又如平典(和平典雅);平度(平和的法度);平气(平和之气);平远(谓性情平和,胸襟远大);平愉(平和愉悦);平睦(犹平和)
平坦,没有高低凹凸
土治曰平,水治曰清。--《诗·小雅·黍苗》传
平,正也。--《广韵》
地爱其平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。注
平píng
⒈不倾斜,无凹凸,无高低起伏~坦。~原。~面。水~如镜。
⒉均等,公正~均。公~。~等。~分秋色。
⒊普通,经常~淡。~凡。
⒋安定,宁静~安。~静。太~。心~气和。
⒌使平削~。铲~。~乱。~整土地。
⒍〈古〉通"评"。评议。
⒎
⒏
⒐
⒑
⒒
①不相隶属,地位相等~行单位。
②数学名词。两个~面、或一个~面上的两条直线、或一条直线与一个~面,永不相交~行四边形。
平pián 1.辨治。 |
汉字 |
原 |
原的拼音 |
yuán |
原的解释 |
原
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。从厂,象山崖石穴形。从泉。本义水源,源泉)
源”的古字。水源,水流起头的地方
原,水泉本也。--《说文》。俗字作源”。
原泉混混。--《孟子》
原流、泉浡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犹塞川原为潢洿也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有本有原。--唐·韩愈《原毁》
又如原泉(源泉);原流(源流)
起源;根本;根由
必达于礼乐之原。--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。注犹本也。”
原小则鲜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
又
衣食之原。
原yuán
⒈水源,源泉水有~。
⒉开始,最初的~始。〈引〉没有加工的~件。~料。~油。
⒊本来,早先的~来。~先。~籍。请放~处。
⒋根源,追究根源~因。~本穷末。
⒌谅解,宽容~谅。情有可~。
⒍宽广平坦的地方~野。草~。平~。高~。
⒎四周陡,顶面平之高地。这也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,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此种地貌。
⒏
⒐
①言行所持的准则按~则办事。
②指总的方面,不是具体细节~则上应允。
⒑
原yuàn 1.谨慎老实。 |
|